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项久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其以深厚的中华文化为基调和底蕴,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文化逻辑。中国传\” />
<script src=\"//f2.cri.cn/M00/4F/D3/CqgNOl0-aB2AZ27lAAAAAAAAAAA5883992.jquery172.js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在《求是》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
<script src=\"//f2.cri.cn/M00/4F/D3/CqgNOl0-aB2AZ27lAAAAAAAAAAA5883992.jquery172.js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持续探索过程之中,是被实践证明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现代化作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通过总结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可以发现,其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文明认同、文化自信对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铸就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底气。